生活中的拾忆者

发布时间:2022-06-17 10:33:33  点击量:408

    相识,需要一种缘分;相遇,需要某种契机。

    十几年前,我从新疆回家,偶到新华书店,在本埠作家的专柜上看到一本名叫《拾忆》的书。翻看书本,作者是一个叫慕然的龙口人,1982年当下就记住了这个名字,我觉得如此诗意的名字,应是笔名。那时,我尚未发表过任何作品,而这个比我小一岁的老乡,已出版了十八万字的专辑,当下心生钦佩之情。和《拾忆》摆在一起的,是张炜先生的作品。

    我用了半下午时间读完了《拾忆》,作品里描写的都是我所生活的小城里的故事,慕然用文字把我拽回到旧日时光。意犹未尽,心想能认识这个人该有多好,孰知这一等竟是十年。

    十年后,我加入烟台作协,一位老师说,你们龙口有个叫慕然的作者,写得非常好,你可以加他微信跟他探讨。

    我加了慕然微信,内心有些忐忑。彼时,他正在东南大学附属医院进修,我们约定,等他年底回来一聚。..…进修期间,南京突发疫情,慕然主动请缨,穿上了隔离服,像一个战我与慕然那时素未谋面,但已把他当成挚友。

    我问,你不怕感染病毒吗?慕然回答,没想过,我是医生。

    当你走向抗疫一线的时候,想过自己的老婆孩子没?我刨根问底。

    慕然回复我,想过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南京,我代表龙口医生,我曾在网络报道上看过一张照片,拍摄者给那张照片起了个名字叫:相望。一个穿着防护服的女医生,隔着医院的玻璃墙望着墙外的儿子,那神情让我泪流满面。那是慕然的妻儿。彼时,慕然正在南京抗疫一线忙起来连给家里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

    在我看来,慕然在写作方面的成绩不亚于他的医生本职。他在东南大学的课堂,给众多医师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学课。

    慕然说,我要用文学把胶东半岛的文化传播出去。

    在医学院,他赢得了师生们的赞扬。学习结束后,医学院领导亲自给他颁发了毕业证书,南京市卫健委领导给他颁发了抗疫荣誉证书,他2021年底,很荣幸,我和慕然一同入围第十三届万松浦文学奖。这是慕然第二次人用该奖项 万松浦文学奖是为海内外华人所设的华语文学大奖,慕然能两次人围,证明其文笔不俗。他的数篇作品被多地市收入考试试卷,多篇文章被国家级报刊发表,迄今,他已在70多家报刊发表数十万字的作品。2021年,他加入山东省作家协会。

    当我和慕然坐在一起的时候,忽然觉得内心豁然开朗,十年夙愿终于达成,第一次握手已成知己。

    作为一名写作者,我明白医生的职责给人带来的压力,尤其是重症科医生,慕然所面临的是病人的生死。

    慕然说,作为一名医生,压力是很大的,因为要面对一个人的生死,面对家属那期待的眼神,可医生不是神仙,也有回天乏术之时,所以他几乎没有什么娱乐,喜欢独处,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医学是无止境的。

    我终于明白他的文章为什么与众不同,因为医者仁心,他的文章里充满了悲悯与同情。

    旅英学者张小巫女士在诗里写道:他是一个医生也是一个作家他把每一个患者当成亲人每一个患者家属都会听他如是说您放心我一定尽力这就是我所认识的慕然,一个在医疗战线上救死扶伤的战士,一个用文字温暖人心的作家。

                                                                                www.zgprxf.com   曲亮